近代中國命途多舛,"教育救國"成為諸多知識分子的畢生追求,陶行知正是其中最為杰出的人物之一。7月25日,先生逝世73周年紀念日。品讀他"為一大事來,做一大事去"的生平,領會他 "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的理念,思索今日我們究竟該給自己和孩子什么樣的教育。
△陶行知,曾用名陶文濬[jùn],因推崇"知行合一",取名"知行",激勵自己把所學付諸行動,最終把"知行"易為"行知",意為先行而后知,"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陶行知,安徽歙[shè]縣人,1891年生,1946年逝。他先后在南京匯文書院、金陵大學、美國伊利諾伊大學和哥倫比亞大學求學,主修教育學,1917年回國,先后在南京高等師范學院和國立東南大學任教。
留學回國后的陶行知并沒有夢想著享受成功,而是決意要改變積弱積貧的祖國的教育面貌。
△陶行知關心平民,關心鄉村,關心勞苦大眾,關心如何使教育普及,這對于當下中國教育改革依舊極具現實意義。
在武漢、在重慶、在上海、在南京,有陶行知先生的地方,就有平民教育的希望。他為中國教育的崛起一直在路上奔波。
1946年7月25日,陶行知因積勞成疾,突發腦溢血在上海逝世,那年他五十五歲。
12月1日,先生的靈柩回到南京,南京城里的老百姓自發為先生扶靈。他們要送這個人,送他回他的曉莊。沿路的人們一路哭著:你去了,我們窮孩子的保姆、我們的朋友、人民的導師。
△"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是對陶行知一生最好的寫照。世間已無陶行知,平民教育耀千秋。
挽聯在飄,上面寫著"行知先生千古",旁邊則是宋慶齡親筆題寫的四個蒼勁大字——"萬世師表"。
△安徽歙縣的"陶行知紀念館" 圖/視覺中國
我們今天討論陶行知,我們今天緬懷陶行知,便是想要從先生那里借來那浩然之氣,讓它如火,讓它如光,讓它重新照亮每一個為師者心中那種知行合一的實踐精神以及對祖國的赤子熱愛。
云山蒼蒼,江水泱泱。先生之風,山高水長。
(選自《什么才是"萬世師表"》作者/復旦大學法學院副教授 熊浩
部分文字有刪減)
陶行知在《教學合一》中寫道,先生的責任不在教,而在教學,而在教學生學。
世界上的先生可分為三種:
第一種先生只會教書,只會那一本書要兒童來讀它、記它,把小孩子作為書架子。
第二種先生不是教書,乃是教學生。學生仍然是在“被動的地位”,接受教師傳授現成的知識。
第三種先生不是教書,不是教學生,而是教學生學。
陶行知認為,第三種先生才是最好的。“教學生學”必須樹立“以學生為中心”的觀念,在教學活動中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幾十年過去了,“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已經逐步成為教育理念中的主流思想。社會各方面力量都在向教育事業傾注。
SEEWIN詩敏家具作為企業,與教育事業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詩敏力求以優質的學校家具產品、領先的國際理念,為各學校、各教育組織創造更舒適的育人環境,為學生營造健康快樂的學習環境。
根據學生們使用學生課桌的日常使用習慣,SEEWIN詩敏家具研發了多款造型獨特、功能齊全的課桌,產品設計符合人體工學,適應各年齡段學生、各類課程的使用需要、教學需求。
其中就有一款名為“行知”的課桌。
“行知系列”
“行知系列”課桌造型簡潔大方,桌面采用E0級多層板板材,環保安全。L型桌腿設計,優質鋼架焊接,結構穩定堅固。
桌兜內部采用防滑落設計,外部兩側均帶有掛鉤,便于學生儲存放置各類學習及生活用品。
SEEWIN詩敏家具“行知”系列課桌椅,名字取自明代思想家王陽明提出的重要思想——“知行合一”,與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以學生為中心”的理念相符合,為學生更好地學習提供外在的幫助。
“行知”,行而知之,SEEWIN詩敏家具希望以實際的產品與整體空間效果,實現專注未來教育空間解決方案的目標,展現出詩敏的品牌力量與企業實力,更好地為教育服務。
上海詩敏家具有限公司15年專注研究未來教室空間解決方案,為您提供學校家具整體規劃,為眾多大中小學提供環保、安全、舒適的學校家具。
詩敏學校家具原創資訊,轉載前請附上“—來自詩敏學校家具官方資訊”,否則將視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