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空間布局的設計通常受密度需求驅使,并且多達三分之一的空間是分配給教員的。傳統教學空間布局通常無法滿足學生們團隊協作以及當今教學實踐中的其他學習模式。這已經成為實踐理想教學活動的障礙。
今天的從教人員需要轉變角色,即從原來的教授模式轉變成為支持主動學習的方式,這就要求用于正式學習空間的布局能夠滿足這些變化的需求。
從被動學習到主動學習,意味著需要更大的人均使用面積。空間改造需要承認的一個事實就是,正式學習環境是每個個體真正參與到學習的過程中,并且開始真正“擁有”屬于他們自己的知識。
一、趣味
以學生的視角進行觀察,創新教育空間飽含情感設計元素,更加符合學生的心理需求和成長過程。所營造的輕松氛圍無需引導,能讓孩子們盡情感受學習的意義與激情。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通過良好的環境營造和課程內容的有機結合,激發學生對課程的興趣。
二、體驗
重新審視了人的心理、空間、行為之間的互動關系,讓教育空間每個細節都會“說話”,知識變成與學生游戲的精靈,讓學習成為了一個開心的“體驗”。
三、協作
建立了一個寬松、自由的學習環境,科學合一的空間布局可以良好促進學生間的協作與共享,溝通的無界加強了協作上的信任與支持。
協作也就是合作學習,合作學習強調的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在學習探究問題的過程中的互相分工、互相配合和互相學習,并共同完成學習任務。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千方百計地充分發揮學生合作學習方式的作用,教育學生意識到:在合作學習中,學生不僅要充分表達自己的獨立思想,還應該學會傾聽別人的意見,充分了解和利用別人的思路,通過集體學習氛圍的影響和熏陶,讓每一個學生主動發出自己的聲音。
四、暢想
為“暢想”提供了一個舒緩靜謐的溫床,科學的布局、適度的光線、溫馨的色彩保證了思維奔馳的最佳情緒,讓創新在校園中隨處發生。
五、發現優勢
學習是一個學習者自我認知建構的過程,教育空間需要讓學生在探究性學習過程中充分發揮自主性和創造性。
六、變化
教育空間的設計理念構建了教與學之間的生態系統,靈活多變的組合形式不但能夠滿足多樣性的教學需求,空間由低效利用的邊角空間向特色空間的轉化,使其煥發全新的使用價值。
學習能夠也應該在校園里任何一個地方進行,從教室到圖書館再到教師辦公室。連接這些場所的是休閑區域、走廊和其它非正式區域,而這些區域的功能事實上不應僅限于用來連接上述場所。它們可以是對于個人和團隊來說靈活而友好的學習、活動、娛樂休閑空間,采用各種巧妙方法來更好地利用校園里每一寸寶貴的面積。
七、歸屬感
長期以來,教師往往占據了課堂中的主題位置,以片面的教學效果為中心,對學生實行灌輸的教學模式。學生的學習環境一直處于被動,學生很少在課堂上發表自己的見解,他們的創造精神不高,自信心不足,從而導致學生對于學習的積極性不高。
所以現在的教學環境應該盡量擺脫傳統的教學模式,在課堂中開啟以學生為中心的模式,確立學生作為主體的課堂環境盡量有意識的多在課堂教學中給學生設計情境,充分體現出學生的主體能動力和創造性,使學生擁有思維馳騁的空間,同時使其內心充滿對學校的責任感和榮譽感。
長期以來,學校在課堂上的教法都是以教師為中心,往往學生的自主能動力并沒有得到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能力是潛在而待開發的,作為教師,培養和開發學生的潛能,激發他們的自主能動力,從而讓學生從被動學習到主動學習的轉變,才是學校應該對教學角度作出思考與轉變的關鍵。
上海詩敏家具有限公司15年專注研究未來教室空間解決方案,為您提供學校家具整體規劃,為眾多大中小學提供環保、安全、舒適的學校家具。
詩敏學校家具原創資訊,轉載前請附上“—來自詩敏學校家具官方資訊”,否則將視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