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安全成學校家具第一購買決策力 結構安全被忽視
11月20日,旨在促進兒童保護、福利和教育事業的世界兒童日剛剛過去,兒童安全問題引起熱議,其中,關于學校家具的安全性成為討論的重點。據新華網報道,在最新公布的學校家具產品質量國家抽查結果中,產品不合格率高達30%,不合格原因主要涉及結構安全和有害物質超標兩方面。對此專家提醒,學校家具不同于成人家具,在制作工藝、環保性、安全性等方面都需要更高標準,而目前國內僅有少數
學校家具廠家符合國際標準。
我們走訪調查發現,由于近年來對于甲醛、重金屬超標危害的新聞報道,大多數消費者在選購
教室家具時,環保和無異味成為購買的第一決策力,但對于結構安全導致的物理風險卻少有人了解注意。
2012年出臺的教室家具強制性國家標準中指出,教室家具結構安全是衡量產品品質的重要指標之一。其中,如柜體類密閉式產品必須設置通風口,以避免孩子在捉迷藏時鉆入導致窒息;教室家具空隙必須符合“深度超過10mm的孔及間隙,應在6mm至12mm之間;產品可接觸的活動部件間隙應在5mm至12mm之間”的標準,以避免兒童手指伸入無法抽出的危險等問題都進行了明確規定。遺憾的是,這些潛在危險并沒有被家長了解。對于
學校家具,消費者仍然處于“教室家具即是縮小版成人家具”的誤區。專家提醒消費者,考慮到教室家具的特殊性,在選購時要更加注意結構安全,盡量到實體店測量一下邊緣尖端以及孔間隙等。